光山县:“空中”培苗 科技育秧

       摆盘、浇水、调温……近日,在河南信阳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自动智能化育苗工厂里,工人正在忙碌着,一盘盘秧苗在循环机上行走,各种检测数据一目了然,育苗机器上,水稻秧苗根根挺拔、长势极好。   

光山县:乡村振兴新画卷

        河南省光山县东岳村位于大别山腹地西北麓,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非遗文化厚重,旅游产业厚积薄发。东岳村发挥闻名特既促进了文旅融合,色资源优势,利用花戏等优势非遗资源,又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光山县:路子找对了 乡村振兴有奔头

       春分时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这里北枕淮河水,南依大别山,多彩田园 ,风景如画。午后,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四方景合作社,几位村民正在分拣刚从山上采摘回来的鲜茶叶……

武淞生:勇挑振兴发展重任 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

      武淞生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党员“双十”积分工作,为支部全体党员“评星定级”,以制度的约束性来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切实改善了三合村以往“党员大会缺人、党小组会没人”的尴尬局面。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4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身残志不残,从零开始自学养蜂技术,从一开始20箱到现在的成立嵩县甜蜜蜜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铁拐张”商标,带动50余户群众入社,吸收贫困户20户,到2018年底帮助6户贫困户靠养蜂脱贫。用行动见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光山县:文化产业引领乡村振兴走出“好路子”

        春光灿烂,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大苏山森林公园的峻秀山林中,一座古朴典雅的民宿初见雏形,这座以“茶与瓷”为艺术主题的“净居茶隐”,集烧窑、茶道、美学体验、民俗体验、生态露营等多种业态元素于一体的“文产特派员”项目,即将开启运营。

光山县:“牛”产业“畜”势勃发,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春时节,万象更新。在去往斛山乡范乡村的村组路上,机器轰鸣,施工队正在修建一条7米宽的硬化道路,据了解,这是乡村两级为助力范乡村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而修建的通往福牛牧业的道路,附近的群众都亲切的称它为“福牛大道”。

新县:在“1236”乡村振兴之路上勇毅前行

       河南信阳新县大别山腹地,群山古寨环绕之中,沿着白露河源头清澈的溪流蜿蜒而上,古老的香木碓,在水流的冲击下“咚咚”地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时隐时现的汉潢古道,文人墨客的吟诵传唱,见证着传统村落的沧桑巨变;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气势恢宏。

新县:我的“第一书记”挂职生活

       铁打的帮扶,流水的干部,和世世代代生活在新县的老百姓相比,我们都是过客,匆匆的过客。驻村挂职第一书记这两年,要么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要么是一行轻飘飘的履历。这段经历难忘,这份情感难舍。

罗山县:打造“垄上花田”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人在徐寨走,就是画中游。初春时节,走进罗山县潘新镇徐寨村,入目即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翠绿的行道树和高挂的灯笼,别致有趣的农家小院,清澈的水塘,让人眼前一亮,一幅清丽山水、诗意田园的精美画卷徐徐铺开。

淮滨县:“双联盟”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三月的洪香铺村,村道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田间“丰”景如画。来到位于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洪香铺村,这里千亩油菜花已是一片金黄,村容村貌已然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林州市:新庙荒 新颜值 新生活

       庙荒村位于林州市黄华镇西部,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60亩,山地3989亩,全村277户846人,庙荒村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贫困村,庙荒村2018年退出贫困序列。今天的庙荒村已发展成为红旗渠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林州市:打好“特色牌” 激活“新引擎”

       林州市以特色产业为引擎,重点围绕8个万亩产业基地和两个产业示范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6亿元,谋划和实施了特色产业项目222个,共辐射带动脱贫户3633户、监测户2307户实现稳定增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特色产业发展根基。

林州市:打好五大战役 助力民宿发展

       林州市围绕全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把旅游民宿作为是战略性、方向性、基础性产业,布局打好“五大”战役,推进旅游民宿向集群化、全域化、品牌化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发展旅游民宿470余家,在建民宿项目80个。

光山县:小花菇撑起乡村“致富伞”

       阳春三月,气温回暖。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的花菇迎来了丰收季节,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运输、加工,供应市场。在晏岗村花菇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朵朵花菇撑起褐色的“小花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棒上,散发着菌子独特的芳香。

长垣市:激活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近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看河南”活动走进长垣,一座座美丽村庄亮丽宜居、一个个特色项目高速发展,一幅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的“实景图”。

卢氏县:奋力跑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加速度”

       近日,从卢氏县城沿洛河驱车20多分钟,就来到了范里镇新庄村。沿着村头大路往里走,几排白墙灰瓦的别墅级农房,成排成列、错落有致。村党群服务中心形象墙令人眼前一亮。这几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秀丽正忙着和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光山县绘就“未来乡村”新图景

        清晨,一缕暖阳照进光山县东岳村,油菜花海里穿行着载满游客的小火车,文化中心广场上,高飞的风筝引来孩童们的欢笑,东岳古街里游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如画的田园风光……一幅乡村振兴的唯美画卷徐徐铺陈,“未来乡村”的雏形正在这里逐步变成现实。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开封篇丨汴梁大地展新颜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他指出,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信阳篇丨美好信阳向“更好”

       三月好春光,信阳更美好。大别长淮,处处山清水秀,“生态绿”衬着映山红,毛尖香伴着兰花香。信步进农家,满眼笑脸扬,老区人民都说,“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自2019年那个金秋起,一直在耳边回响。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南阳篇丨盈盈碧水赋新曲

        2021年5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从古朴的医圣祠到繁花似锦的月季博览园,从艾香扑鼻的艾草车间到丰收在望的麦田,从碧波奔涌的陶岔渠首到绿树掩映的邹庄村,脚印串串,步步情牵。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安阳篇丨精神永在红旗渠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我是新代表】陈保超:“拼”出番茄村美好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 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 陈保超:今年是我回村当村支书的第六年,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是第一年。来到白云山村,第一个决定就是带领村民发展大棚产业。我在外做生意27年,为啥放弃所有自己的企业,来回家帮着群众去发展。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路子找对了 我们大步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县东岳村考察时,鼓励当地群众“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他们干得怎么样?来看记者的探访。记者王艺轩:三年多过去了,东岳村有了怎样的变化。

乡村振兴•“菇”事多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挖掘、打造产业特色并持续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濮阳清丰县通过小蘑菇,书写出了不一样的大产业。2月12日,在有着“蘑菇村”之称的赵家村,村支书赵玉甫带人在恒温菇棚里采收茶树菇。这座菇棚如今可是他的心尖子。

卢氏县:小小食用菌 富民大产业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深入落实“链长+链主”双链式“链长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加工、国际国内贸易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淅川县: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淅川县牢固树立“谁讲政治支持谁、谁敢担当支持谁、谁讲团结支持谁、谁当第一支持谁、谁能干成事支持谁”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重视基层,倾斜一线。

新县:发展油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只要油茶树通风和透光性好,这油茶果的产量自然就会提高。”陈德武笑着说。据介绍,该合作社共流转、托管油茶园1万余亩,每年收购油茶籽100余万斤,生产加工山茶油1万余斤,实现助农增收200万元。   

新县:牢记嘱托齐奋进 乡村振兴启新程

       乘着乡村振兴战略东风,一个个村落美丽蝶变,一处处产业蓬勃发展。初春,泗店乡铁皮石斛产业园里机械轰鸣,总投资1400万元石斛工业加工项目正加速推进。

驻豫全国人大代表王智慧: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脱贫户芮小女、陈书琴、周新成家中,王智慧关切地询问其生产生活情况。看到群众冰箱里肉类、果蔬一应俱全,他十分高兴。

信阳市新县:茶香四溢的乡村振兴路

    “这几天的春茶正是摘的时候,也是我们增收的黄金季节!”新县八里畈镇长岗村村民张春梅正在江寨茶园里眼疾手快的采摘着满树春茶。   

赵家村“菇”事,650座大棚托起产业致富路

       站在一座30米高的土山上,终于将赵家村650座食用菌大棚尽收眼底。从远处看,这些大棚一个挨着一个,鳞次栉比,场面壮观。赵家村位于濮阳市清丰县马庄桥镇,这个寻常无奇的平原村落,2017年与蘑菇结缘。

台前县:科技兴村,专利产品卖“爆”大市场

      走进许集村,只见街道宽阔、屋舍俨然,田园如画,而最吸引人的,还是一排布列于村头的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密集的运转声,女工们巧手翻飞,一件件图案精美、做工精细的产品从这里走向国内外。带有“全国文明村镇”光环的许集村,10年前也曾色调暗淡。

好山好水育好菇,卢氏香菇带动3.5万户群众致富

      作为河南西部典型的深山区县,卢氏县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连绵不绝的山峰形成了一个“大圈圈”。虽然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但横跨亚热带、暖温带两个气候带的独特地貌,造就了卢氏县美丽的湖光山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气候宜人,植被丰茂,特别适合食用菌生长。

绿了山水,富了百姓——看淅川如何谱写乡村振兴好故事

       淅川县,位于豫西南边陲,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县尚有159个贫困村近10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如今摇身一变,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进村入户,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一项项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新房里笑语不断。

种茶致富、养鸽兴农,舞钢市乡村振兴妙笔生花

      “我们村种的白茶可抢手了,前年,这片山上100亩白茶树采下干茶2500余斤,很快被抢购一空,今年一开春,我们又抓紧种了一批。”村支书韩帅远高兴地介绍。从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   

既有金字招牌,又是“全国示范”,长垣凭啥恁优秀?

       这里一马平川,不沿边、不靠海,地下没有矿产,地上缺少资源,却独揽“医疗耗材之都”“防腐之都”“厨师之乡”“起重机械之乡”四张国家级金字招牌。2021年,长垣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2年,又成功入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番茄熟了,梨花开了,日子甜了——兰考乡村振兴在路上

        3月28日,记者走进兰考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只见绿树成荫,苗圃林立,笔直平坦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蔬菜大棚矗立田间,交相映辉。村民们在大棚里忙碌,时不时弯下身掀开翠绿的叶子,看看番茄的长势。   

                                             责任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