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淇县:三大产业助脱贫 成果之“花”齐绽放

发布日期:2023-05-25 16:41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淇县黄洞乡位于淇县西北部太行深山区,是淇县唯一的全山区乡,自然资源丰富,景色秀美,文化底蕴深厚。黄洞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立足“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兴乡”战略定位,积极探索,以光伏产业推动乡村人居之变、以特色种植助推乡村产业之变、全域旅游助力产业升级,不断吸收周边劳动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光伏电站见效益,脱贫致富有保障。黄洞乡地处山区,下辖14个行政村,地广人稀,荒山资源丰富,为提高村集体收入,黄洞乡积极与县级部门对接,争取资金,为10个行政村争取到光伏电站项目,总规模3674KW,建设资金达2343.7万元。自建成以来,每年每村集体收入可增加10万元以上,对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以及脱贫人口就业安置提供了较大的资金支持。现已为74名脱贫群众安置村内爱心岗位,并与所有脱贫群众签订公益事业建设员协议,确保其想就业,有业就。

  特色种植见规模,群众增收不用愁。利用“帮扶单位+农户”模式,进行哈密红薯种植,帮扶单位出资购买红薯苗30余万株,免费为脱贫群众发放,种植面积达80余亩,每年收获32万余斤。由帮扶单位直接联系商户,入村到户进行收购,确保群众种有所获,售有渠道。利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支持引导群众发展花椒、林果等经济作物9300多亩。目前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1.2万亩,特色林果3000亩,实现“一人一亩经济田,一户一个经济园”。建成了省级大红袍花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注册了“上竹林”大红袍花椒品牌,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提供种苗、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形成了集供种(育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的产业链条。

  全域旅游大发展,产业振兴有路子。黄洞乡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和传统村落群优势,利用“党支部+旅游公司”的模式,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发展高端特色民宿、康养基地,对群众闲置房屋、土地以及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流转,在盘活闲置资产的之余,不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同时,鼓励群众鼓励群众发展农家宾馆、农家饭店、特产超市、三产服务等,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全乡农家饭店、客栈、民宿等相关产业已达33家,受益群众达360多户。

  目前,黄洞乡已逐步形成“东林果、西养殖、南花椒、中杂粮、全旅游”的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烟岭沟林果、全寨养殖、温坡大红袍花椒、黄洞小杂粮为代表的五大种养产业基地,打造了石老公休闲游乐、纣王殿健身度假、东掌艺术写生、鱼泉红色教育、鲍庄康养研学、仙人梯寻根祭祖为代表的六个旅游点位。

  下一步,黄洞乡全力聚焦“四篇文章”,着力打造“一路三区”“淇园八景”,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古村落群、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实现“富裕、古韵、秀美”山村全域公园的快速转变。让巩固脱贫成果之“花”常开不谢。

责任编辑:王晓颖